2019年3月29日 星期五

时政频道: 小学校里看变迁(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时政频道
时政新闻 
小学校里看变迁(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
Mar 30th 2019, 00:00, by 本报记者 姜 峰

  四年级小姑娘德西卓嘎面对镜头羞涩地低下头,接着又昂起头大声朗读起课文。

  记者的到访,只引起短暂注意。孩子们的目光,很快回到索朗央宗老师的身上。

  这位年轻的教师左手持书,右手有节奏地上下挥舞,不时对面前电脑里的课文划着重点,"板书"便即时显示在她身后的3块教学电子白板上——这种智能设备,在每个班级都是标配。

  从黑板到"白板",从初创时3个教学班、10余位教师、60多名学生挤在几排简陋的平房里,到如今发展到38个教学班、151位教职工、2240名在校生的规模,其中农牧民子女超六成,教学楼、体育场等硬件设施和教育信息化系统更是一应俱全——始建于1951年的昌都市实验小学,作为西藏的第一所现代学校,见证着雪域高原教育事业的巨大变迁。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在曾经落后的牧区,这句话尤其适用。"昌都市实验小学校长吴晓龙,从川入藏从事教育工作已超过20年,最令他欣喜的改变不仅在于硬件,"由于家庭困难、观念落后,以前有的牧民想着孩子大了就让他们回家放牧。近些年随着牧民生活改善,家长们对孩子嘱咐最多的就是'好好读书'。"

  多年来,西藏自治区持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优质教育资源优先向高寒高海拔牧区和贫困地区倾斜,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去年昌都市小学、初中、高中入学率分别达98.5%、94.2%、55.1%,比2011年提高了33.5、55.8和33.2个百分点,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字都不认识,想出去打工都不方便。"如意乡达若村37岁的牧民次仁扎西,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回家放牧,现在次仁扎西将4个子女全都送进学校,"如果我出生在现在该多好,也许我也能上大学。"

  下课时间到了。德西卓嘎跟着同学们跑出教室,对记者一扭头,说的是普通话:"叔叔,看我们跳舞去!"

  课间操,孩子们学的是当地特色的弦子舞。害羞的德西卓嘎,转眼变成"小舞蹈家"。操场成为一片欢歌曼舞的海洋,沸腾着明天的希望。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30日 04 版)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